南通網訊 蓋新房本是喜事一樁,但是如東某村村民韓某家的別墅卻由于種種原因爛尾長達一年半時間。由于建房合同不完善,工程款結算也成了一筆糊涂賬。記者昨天了解到,如東法院岔河法庭邀請“法律明白人”加入調解,通過多輪調解,最終平息了這場糾紛。

邵某與韓某是同村近鄰,兩家相處得較為和睦。2021年,韓某家準備建兩層小別墅,找到瓦工邵某,邵某欣然同意,雙方簽訂建房合同。但此后的施工情況卻沒能讓韓某滿意,別墅二樓剛封頂,韓某就讓邵某停工進行整改,而邵某覺得自己是按照圖紙施工,韓某提出的整改要求不僅超出約定,也超出其施工能力。雙方僵持不下,工程從2021年8月起就擱置了下來,一停就是一年半。
工程停工后,建房工人紛紛向邵某索要工資。邵某要求韓某按現有進度結清工程款13萬元,雙方協商未果,邵某一紙訴狀將韓某訴至法院。
如東法院岔河法庭的承辦法官受理該案后發現,雙方之所以會產生爭議,主要原因在于簽訂的建房合同過于簡單,合同雖約定按圖施工,但施工圖是粗線條的圖紙,對于施工要求、施工內容也未作約定。法官了解到,最后一次停工前曾發生過幾次短期停工,皆因施工要求不明確所引發,但雙方未能冷靜洽談,達成補充條款,而是帶“病”施工,使矛盾積壓,導致最后的爛尾局面。
合同約定按建成面積結算工程款,但現在房屋尚未建成,若按合同約定的方式結算,需要對建筑面積進行測繪、對完成的工程量進行評估鑒定,訴訟成本將會增加。為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岔河法庭決定到雙方所在村居繼續進行巡回審判,并邀請縣人大代表、該村村支部書記陳小平以及駐村干事、其他鄉賢等“法律明白人”共同參與調解。
陳小平等“法律明白人”認為,建房本是好事,如今擱置了,要盡快解決問題,繼續把房子蓋好。放置時間久了,建房材料會折舊、損耗,人工費也在不斷增長,損失會越來越大。再者,糾紛一天不解決,其他工人的工資也一直被拖欠,于人于己均非利事。經過勸解,雙方表示不再繼續履行合同,按現狀進行結算?!胺擅靼兹恕庇忠龑щp方可以通過結算人工、成本的方式,先計算邵某方的實際支出費用,在此基礎上再行對賬、結算。邵某和韓某對此表示同意。
三輪對賬后,雙方初步確認了邵某所聘請工人的工資及其他實際支出。其間,韓某又提出了整改費用及停工損失,讓調解工作再次面臨陷入僵局。對此,承辦法官耐心給當事人分析利弊,釋明法律。經過3次調解,邵某和韓某終于達成一致意見。
邀請鄉村“法律明白人”參與調解是如東法院開展多元解紛工作的一個縮影。下一步,如東法院將不斷豐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渠道和方式,進一步強化轄區法庭訴源治理責任,更好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要。
通訊員 吳云霞 時靖 記者 王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