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發布時間:2023-11-07 10:34:14 編輯:張檬檬 來源:南通網“這生日體驗太特別了?!?日晚,市民劉丁語在朋友圈曬出女兒汪裕童割水稻的照片。當天,通師二附一(3)班師生和家長來到南通都市農業公園,一起賞南瓜、割稻子。
看豬是怎么養的、稻米怎么收割加工的、紅薯怎么挖的、花生怎么落的……節假日里,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到田間地頭的第二課堂,參與農耕勞作,學習農業知識,體驗鄉野樂趣。
農業科普,把課堂搬進田間
“各種植株與農作物,小朋友們都認識嗎?”“大家都剝過玉米嗎?有沒有磨過豆漿?”在啟秀中學百草園里,藿香、南天竹、金銀花、葫蘆、夜來香、蛇莓等百余種植物集結一堂,在老師的帶領下,北城小學的江海小記者們邊參觀邊學習植株的特點,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現代農業知識。
袁隆平曾說:“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睂W農活,知農事,田間課堂成了我市不少學校課外輔導的加油站。
江蘇沿江農科所定期組織科研人員來到學校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帶著孩子們觀察玉米等農作物長勢,傳授農業知識?!拔覀儠诰蛴腥さ闹R點,比如玉米有哪些好看又好吃的新品種,玉米從發芽到成熟各個階段是怎么生長的?!毖亟r科所科技服務處副主任唐明霞介紹,他們通過互動、提問等方式,提高孩子們的專注力。
連日來,通州區東社鎮的開心田園生態農場熱鬧非凡,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奔赴自然,體會課本之外多姿多彩的秋天?!稗r場占地200多畝,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還有一些蔬菜,雞鴨鵝羊豬也樣樣都有?!遍_心田園生態農場總經理孫春梅說,10月以來,田間課堂活動非?;鸨?,一個月人流量達千人以上。
“我發現很多年輕人連小麥和韭菜都分不清?!蹦贻p一代對“三農”知識的缺乏,使孫春梅萌生了舉辦田間課堂的想法,“希望都市里長大的孩子能夠多多接觸土地,放飛天性,與自然建立情感鏈接。同時,通過學習農事知識,傳承博大精深的農耕文化?!?/p>
農事實踐,讓孩子學以致用
秋風吹,谷浪起,收割稻谷是當下開心田園生態農場的熱門項目。
在聆聽了動作要領后,孩子們紛紛化身小稻農,穿梭在黃燦燦的稻田之間,大展身手。只見他們彎著腰,左手抓稻、右手握緊小鐮刀,朝著斜下方順勢割下,再遞給家長扎成小捆。豆大的汗珠沿著孩子們的臉頰滑落,臉上的笑意卻怎么也擋不住。
割了數十捆后,孩子們抱起沉甸甸的稻谷來到打谷區,用木棒大力拍打,發出一聲聲脆響。在篩去谷粒中的雜質后,孩子們又小心翼翼地將稻谷捧進籃子中?!皨寢尶炜?!這是我的勞動成果!”金沙小學三年級五班的學生張冉笑著,驕傲地將裝滿稻谷的籃筐遞到家長面前,“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了豐收的踏實與喜悅,也體會到了勞作的艱辛。糧食來之不易,今后我會更加珍惜?!?/p>
“第一次組織班上的小朋友來田間學農事,體驗感十足,很久沒看到孩子這么開心了!”金沙小學學生張梓煬的媽媽季俐感慨道,“從枝頭到舌尖、從田間到餐桌、從作物到糧食,田間課堂成了孩子與大自然接觸的紐帶,能在實踐中增長見識、放松身心,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兒?!?/p>
“等天氣再冷一點兒,草莓采摘、爆米花、做香腸等活動就要上線了!”孫春梅介紹,結合季節特征,開心田園生態農場推出了不同主題的活動,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奇妙。
研學相伴,激發自主探知欲
“孩子在農場撒歡了一天,回家后興奮地跟我說下一次還要參加?!笔忻裢襞堪l現,孩子在參加田間課堂后,不僅寫出來的作文生動活潑,身心也發生了變化?!捌饺绽锖⒆訒鲃訁⒓觿趧?、幫我們承擔家務,并且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原來內向靦腆的他也開始頻繁提問?!?/p>
“孩子們在田間種下的不只是蔬菜,他們在自然中的那份觀察和體會,也會深深留在記憶中?!睂O春梅認為,“廣泛普及農耕知識,應該從孩提時期抓起?!?/p>
“每一場課程背后,都是我們用心的付出?!睂O春梅表示,在策劃田間課堂前,理論知識的提煉、課程設計、場景打造、實物的挑選,活動流程的連接落實,都需要考慮?!拔覀冞@么做的目的就是讓參與的孩子們能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沉浸于課程和自然,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更好地傳揚農耕文化?!?/p>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一些勞動教育和實踐活動逐漸演變成了粗淺的旅游形式,背離了初衷。對此,唐明霞表示,田間課堂離不開專業農技人員的指導?!熬湍檬盏咀觼碚f,什么時間該組織孩子們去收割也很有講究,收早了稻子灌漿不足,收遲了稻穗會發芽,都對大米的品質有影響?!彼ㄗh,最好有更多的專業人才投身到鄉村的廣闊天地中,引導孩子正確學農事,農場也可以和科研單位展開合作,結合學生的身心年齡特點、能力基礎和實際需要,讓孩子在體驗樂趣的同時真正達到研與學的目標。
“要把知識融入日常,把育人滲入細微?!碧泼飨颊f,有些農場推出的“認領一塊地”模式,很好地讓孩子參與了從催芽、施肥、管理、收獲的種植全過程,“在此過程中,大人的角色也應該從參與者轉變為旁觀者、引導者,學著放手讓孩子去做,最大程度激發孩子的自主探知欲,在孩子的心靈種上科學與勞動的種子,讓其生根發芽?!?/p>
記者陸薇 盧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