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對于不少久居城市的市民來說,小區公園、城市綠地是感受四季交替最為直觀的場所,也是親近自然最為便捷的方式。近年來,南通市崇川區在推進城市規劃發展進程中,全面開展園林綠化品質提升行動,為城市居民帶來“綠色”福祉,享受更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遇“空”造園,家門口就是“詩和遠方”
高高的杏樹和圓潤的海桐球錯落有致,盛開的木槿花點綴其中,走進崇川區狼山鎮街道城山家園內,11號樓前的一片“共享花園”映入眼簾,讓人眼前一亮。
城山家園是拆遷安置小區,建成有十余年了,綠化基礎較為薄弱,居民的綠化保護意識也不強,不少綠地變成了雜物堆放區、瓜果蔬菜種植區?!胺磸颓謇硪矝]有用,前腳清了后腳又種上了?!背巧缴鐓^工作人員無奈地說道。
既然“堵”不住,那就嘗試疏通。今年4月城山社區推出了“共享花園”項目,利用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資金,購買了薔薇、蜀葵、百日菊、海桐球、紅葉石楠球、木槿等綠植花卉在11號樓試點打造“共享花園”。由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牽頭,鼓勵城山家園11號樓車庫居民領養門前地塊綠植花卉,爭當“護花使者”,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治理”。

“花開的這么好看,大家都不忍心破壞了。閑暇時來共享花園侍弄花草、散散步,心情都舒暢了不少?!背巧缴鐓^在職黨員黃燕說道。據悉,截至目前,崇川區共有17個老舊小區打造了“共享花園”,共建共管共享的基層治理模式不僅助推著文明行為的養成,也讓居民在家門口就有“詩和遠方”。
見“縫”插綠,道路沿途皆是風景
狼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曾經的老江堤如今已然是一片杉樹的海洋,入秋后杉樹的葉子染上層層紅色,從高空俯瞰,林水相融、層林盡染,這條杉樹大道已經成為市民散步、騎行的絕佳去處,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拍照打卡。

道路不僅僅承擔著交通功能,更是城市文化價值、景觀資源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南通城市綠化建設突出“一路一景”,通寧大道的烏桕、躍龍南路櫸樹、工農路銀杏、園林路法桐、崇川路的櫻花、嗇園路紫薇、陳橋路無患子,豐富的彩葉樹種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景觀廊道,真正做到了春有百花、夏有綠蔭、秋有紅葉、冬有傲枝。
崇川區還定期摸排行道樹枯死、缺株、殘疾等情況,開展行道樹更換補植專項行動,精心挑選苗木,嚴格把控苗木質量關,精準制定補植方案,確保城市內的綠色脈絡暢通。
“現在城市綠化做的越來越好了,我周末空了就喜歡和家人一起出來壓馬路,看看道路兩旁的花草樹木。我們年紀大了不想出遠門了,在城市里走走也是很愜意的。而且還一不小心趕了時髦,這不就是年輕人說的Citywalk!”生活在崇川區的居民錢阿姨說道。
留“白”增色,花海長廊盡是生機
秋意漸濃,濱江花海又變成了名副其實花的海洋,大片的粉黛亂子草在風中擺動著細枝,宛如在地上長出了一片云海,為秋日增添了一絲浪漫氣息。

漫步在這片花海中,誰能想到這里曾是氣味熏天的硫磺堆場。風一吹,硫磺滿天飛,周邊居民對此頗有怨言。為了推進綠色發展,還市民一片綠水青山,南通下大決心迎難而上,拆遷民居非居2500多戶,關停并轉“散亂污”企業200多家,下大氣力解決“化工圍江”和老港區雜亂差問題,推動五山及濱江地區的面貌煥然一新,盡顯“還綠于民、還江于民”的生態底色。為生態留白,為發展儲能,濱江花海便是一處讓人驚艷的“留白風光”。
如今,每到周末,濱江花海吸引眾多游客、居民前來露營,大人們圍坐一團享受陽光,消除著一周的疲憊,孩子們則在草地上盡情奔跑,享受著歡樂童年。人與景構成了一幅充滿活力的生態畫卷。
依江傍海,山水相依是南通與生俱來的生態優勢。南通崇川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不斷細化、深化宜居崇川幸福藍圖,在為居民送上一個個綠色生態禮包的同時,也為崇川增添了一張靚麗的城市生態名片,帶動城市經濟、旅游等產業一同高質量發展。
(曹楓)